教學文章

教學中的反思與疑難,提供老師們參考,讓我們在備課教學的路上不孤單。

全部 台語教學 教學思考 詞彙問題 語音漢字 語用問題 語法辨析 語法整理

稱謂的語用功能及其在《當代中文課程》第一到第四冊中的 使用情況

吳珮文
2024-11-01

前幾天,我從學生餐廳出來,餐廳外有一處空地,有四個男學生正在打排球。這時,一位貌似教職員工的中年人走向他們,開口說:「同學,這裡不能打排球……」聽起來平凡不過的話語,其實背後體現了語用的功能。大家知道是什麼嗎?

閱讀更多 >>

備課時的反思:第二聲調號的標寫方向問題

吳霓虹
2024-10-01

不知道是否有人與我有相同的發現—外國學生在標寫聲調時,不少學生標寫第二聲(ˊ)符號時是從右上往左下(↙)標寫的,而標寫四聲(ˋ)時則能從左上往右下(↘),不會出現方向的錯誤。這是為什麼呢?

閱讀更多 >>

「不造句,導入情境」的教學,才能真正凸顯出你的獨特與專業!

陳怡靜
2024-09-02

不用造句的方式教語法句型(或其他語言要素)是我們說吧一直在提醒老師們的。

這是站在是否能達成教學目標的角度來說,不過,這次我們要從如何個人行銷的角度來說,也就是爲什麼「不造句,導入情境」能凸顯老師個人特色與專業,到底有什麼好處。

閱讀更多 >>

教我之前,先了解我—「中級」與「高級」究竟是什麼概念?

吳珮文
2024-08-01

「我的中高級學生對我設計的問題興趣缺缺。」「我發現自己沒辦法跟中高級學生深入討論。」 教中高級的老師們是否也遭遇了這樣的困境?碰到這種情況時,我們的第一反應是教學設計出了問題。不過,答案真有那麼那麼簡單嗎?

閱讀更多 >>

字詞兼顧的漢字課

吳霓虹
2024-07-01

寫漢字,對非漢語圈的學生來說,很像在畫無字天書一樣。從一筆一畫的戰戰兢兢,到不怕寫漢字,再到不想寫得比別人慢、比別人少、比別人醜,而這些變化,竟能在短短的三個月、四個月裡發生、完成。到底這是怎麼做到得呢?

閱讀更多 >>

怎麼做才算「精講多練」?

陳怡靜
2024-06-03

「精講多練」。這個是華語老師,或語言教師最重要的、必須遵循的原則;是大多數師培課會耳提面命的一個準則;也是每個華語老師都知道、也認同的鐵律。
但是,大家所認知、理解的「精講多練」是一樣的嗎?

閱讀更多 >>

語用教學,你準備好了嗎?

吳珮文
2024-05-01

前些日子有個網紅歧視資源班學生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然而,許多民眾並不了解資源班是什麼,因此就有網友整理了哪些孩子需要資源班的協助,其中有一類就是自閉症光譜族群和情緒障礙的孩子。這類孩子需要學習怎麼社交,而語言使用是社交中很重要的一環,語言治療師陳頌恩就指出,許多家長提到「孩子常不會看時機場合說話」、「孩子語言能力OK,可是在學校人際關係不好」,這種情況其實都顯示孩子缺乏語用能力。

閱讀更多 >>

那些總讓人頭疼的聲母發音教學

吳霓虹
2024-04-01

每學期開課後,往往還會迎來更多的意外「驚喜」,如即使相同國家的學生,卻有完全不同的頑固難點;或要花 100 倍提醒才能將發對的音鞏固下來的學生;或聽力、拼音符號總與發音器官各自為政的學生;或那些莫名總將「我」發成「偶」、「吃水果」能發成「吃小狗」而不自覺的學生。......

閱讀更多 >>

「跳了半小時的舞」對,「去了半年的日本」對還是不對?

陳怡靜
2024-03-01

我們可以說「跳舞跳了半個小時」,也可說「跳了半個小時的舞」,都是用來表達動作行爲的持續。但爲什麼不能說「去了半年的日本」?而且「跳了半個小時的舞」拉長持續的是跳舞這個動作行爲,但是「去日本去了半年」所拉長的過程不是「去日本」的動作行爲,而是到日本之後的狀態情況。到底爲什麼?這個表達動作行爲持續的結構使用,有什麼規則與限制?

閱讀更多 >>

真實材料用於華語教學的可切入點初探—以「在路上」為例

吳珮文
2024-02-01

「為什麼老師教的、老師說的我都懂,可是外面的人說的我都不懂?」不知道身為華語老師的你是否曾被學生這樣問過?這個問題的產生源自於傳統的語言教學中,學習者在課堂上所獲取的內容,大多是老師根據教材所設計的。而教材中的內容又是經過人為修飾,符合學生程度或是學習目標的文本,真實語料的運用並不多見。然而,.....

閱讀更多 >>

漢語拼音教學的幾點建議(二)

吳霓虹
2024-01-01

語音教學是外國學生初學華語的重點內容,而拼音符號的學習直接影響後續的漢字發音標注及識讀教學。本文接續上一篇內容,針對漢語拼音一符多音的難點,提出一些教學建議。

閱讀更多 >>

「了1-完成」跟「了2-變化」在教學上,該合還是該分?

陳怡靜
2023-12-01

一談到「了」這個語法點,老師跟學生都很頭痛啊!之所這麼令師生生畏,是因爲文獻語法書中的錯綜複雜,而教材也不清不處不一致,造成老師們在備課的時候無所適從。所以老師們該怎麼面對,處理呢?我們就來好好整理一下吧!

閱讀更多 >>

沒有「篇章」,就沒有好的溝通表達!

陳怡靜
2023-11-08

老師是不是覺得,努力設計了教學,提供大量的口說機會,但是
學生的表現,還「學生的輸出總是停留在單詞、短句,無法擴展延伸;
「好不容易說出幾個長句來,卻是這裏一句、那裏兩句的發散」;
就算是說了一小段落,也是前言不對後語,言不及意;
或是巴拉巴拉說了一堆,常是沒有連貫、邏輯不清,表達零碎...

不怕老師們罵!其實,這些問題的出現,有很大的可能是因爲老師對於「篇章教學」的不認識、沒掌握而造成的。

閱讀更多 >>

「語用學」不是垃圾桶

吳珮文
2023-11-01

傳統語言學家把無法研究的「物件」通通扔進「語用學」這個「廢物箱」裡,那麼,那些無法研究的究竟涉及哪些面向呢?我開始好奇,語用學研究的主要內容究竟是什麼。

閱讀更多 >>

漢語拼音教學的幾點建議(一)

吳霓虹
2023-10-01

漢語拼音系統最早制訂時並不是專為外國人學習漢語設計,而是為了掃除當時中國社會嚴重的文盲現狀,並用以推廣普通話至少數民族地區為目的。可想而知,對普通話(漢語、華語)母語者來說並不難,然而,對想學習華語的外國學生來說,同樣使用拉丁字母的漢語拼音系統就不是那麼理所當然能自動內化的語音符號了。因此,語音教學該用母語者的學習順序跟方式嗎?

閱讀更多 >>

OPI在教學上的指引與運用

陳怡靜
2023-09-01

OPI 到底是什麼?在搜尋引擎上key上這個關鍵字所出現的資料,一大堆都是好萊塢O·P·I指甲油,一款全球最頂尖的美甲品牌。但~這個跟我們華語老師必須掌握「OPI」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的遙遠!
我“認識”OPI已經二十年了,一直非常慶幸自己在很早的時候就認識、學習跟吸收,並融入運用我的語言教學與培訓,它對我的語言教學生涯有相當大的幫助與提升。你也想認識嗎?九月文章,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個重要的利器—OPI。

閱讀更多 >>

看似清楚,實則模糊的詞—「情境」

吳珮文
2023-08-01

「練習語法點的時候,要提供情境來練習。」、「詞彙教學要提供一個情境讓學生可以了解」。類似以上的說法,在各大講座、師培課或是華語教學相關書籍和系所課堂中聽到的比例應該很高。因為,在情境中練習能提高教學成效已經是語言教學的主流觀點了。然而,你說的「情境」和我說的「情境」往往有些落差,以致於很多老師認為自己的教學明明已經帶入了情境,但為何還是沒能達到期望的效果?

閱讀更多 >>

「...倒是...,可是...」這個句型,到底怎麼用?

陳怡靜
2023-07-01

你使用的是「餓倒是不餓,可是可以吃一點東西」,還是「餓倒是餓,可是可以等一下再吃」?還算兩句都可以呢? 「...倒是...,可是...」這個句型是在中高級程度重要語法點,到底句型的使用情境跟功能是什麼?「倒是」後面肯定否定都能接嗎?又「可是」之後該接的內容成份是什麼呢?

閱讀更多 >>

華語送氣音怎麼教

吳霓虹
2023-06-01

外國學生學習送氣音時最常出現的偏誤就是送氣不足,在語音表現上送氣不足的音較容易被理解為不送氣音,比如將「台灣」的「台」發為 dái,雖不至於影響語義,但仍然是一聽就知道不正確的發音。但怎麼讓學生了解華語「送氣音」是如何發出的呢?用紙片教學是最好的方法嗎?

閱讀更多 >>

PPT對華語教師是捆仙鎖或是登雲梯?

吳珮文
2023-05-01

拜科技進步與設備升級所賜,使用PPT進行華語教學已經成為許多老師的主要授課方式了。然而,隨著老師對PPT的依賴程度增加,許多問題也一一浮現。
過度依賴PPT會有什麼問題?

閱讀更多 >>

語言教學,該不該「重覆」?

陳怡靜
2023-04-01

當然不要「重覆」,
一直說著/做著相同的事,多無聊。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怎麼可以不「重覆」?
不反覆練習,無法記憶鞏固。會讓所學的內容難以生根內化。

面對這個問題,你的答案是什麼?

閱讀更多 >>

語言教學的目標,大家都會說,但真的知道是什麼嗎?

陳怡靜
2023-03-01

「大家覺得語言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什麼?」

這是近幾年在師培課上常丟出來讓老師們反思的問題,是老師們覺得是顯而易見且老生常談的問題。

從老師們給出的答案可以感受。這些答案其實大同小異,大概就這些「能用會說」、「能溝通交流」,其實也是我預想中的答案。既然都是華語老師們的共識,爲什麼還要問這個問題呢?

閱讀更多 >>

《當代中文課程》和《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中的「道歉」

吳珮文
2023-02-01

無論台灣人是否真的謙虛害羞,但我們總把「不好意思」掛在嘴邊是不爭的事實。打擾或麻煩到他人時要道歉、委婉拒絕時要道歉、犯錯失誤時要道歉、請求協助時也要道歉……既然如此,外國人學習華語也應該好好學習、好好練習一下台灣人怎麼道歉,不是嗎?那麼,台灣人究竟怎麼道歉呢?

閱讀更多 >>

《當代中文課程》和《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中的「請求」

吳珮文
2023-01-01

您的生活中,是否經常聽到類似的對話?「同學A:欸,幫我買便當回來啦!」「同學B:吼,好啦好啦!你要吃什麼?」、「同學:老師,對不起,我可不可以下個星期再給您作業?」「老師:好吧!」。這些對我們來說習以為常的語言使用,要說得正確又適當,對華語學習者來說其實並不容易。為什麼呢?

閱讀更多 >>

教法方式那麼多,該聽誰的?

陳怡靜
2022-12-01

「教學」這件事情,沒有所謂對的方法,或錯的方法,或者應該的方法。我覺得只要能幫助學生正確使用語言(輸出)溝通交流,什麼方法都可以嘗試,都可以使用的。每個老師都會在這樣的嘗試、詢問、觀摩,調整再嘗試,再調整的不斷反覆的過程當中,慢慢建立起自己的教學風格與教學原則。

閱讀更多 >>

給學生一堂不必死記硬背的漢字筆畫課

吳霓虹
2022-11-01

2016年六月我參加了一場由中華民國復健醫學發展協會舉辦的跨領域研習「讀寫萌發」[ 「讀寫萌發」強調孩子學習讀寫是一個自然持續的過程,而不是在某個特定的時刻,就像學習說話、聽話、走路、游泳以及其他各式生活中的技巧一樣,是透過有意義地參與特定活動而自然習得的。],當天講者童寶娟教授講述了許多閱讀障礙兒童的讀寫困難及教學策略。

閱讀更多 >>

三個平面的語法教學—聽楊玉玲老師講座有感之記錄整理

陳怡靜
2022-10-01

這個主題〈基於「語言使用」之語法教學模式〉是2018年投稿的論文,重點在於模式的說明呈現,聽了楊老師的講座之後,有一些想法想調整,所以整理使之更為完整完善。

閱讀更多 >>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之必須

吳珮文
2022-09-01

以前聽到「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總認為那代表的是巧舌如簧、見風轉舵的負面形象。然而,《官場現形記》指出,即便是如清修之地的寺廟,也需要有一個「知客和尚」負責與塵世打交道。也許你會說:「這樣不是太虛偽了嗎?一點原則都沒有。」但是,空有一顆修佛弘法之志,卻不知如何打進芸芸眾生,這不是很大的矛盾嗎?同樣的,如果身為華語老師,卻不知道如何透過話語達成教學任務,縱有再多的熱情也是枉然吧!

閱讀更多 >>

教學簡報的目的與設計重點

陳怡靜
2022-07-01

各位老師是怎麼看待教學中的「簡報」使用呢?
商業簡報到處談,說著三大要點、四大禁忌、五大守則的,能套用在教學簡報上嗎?

閱讀更多 >>

讀寫萌發觀點下的幼兒漢字書寫教學與活動設計

吳霓虹
2022-06-05

最近剛結束一場針對印尼華師開設的成人漢字師資培訓課程,這課程主要針對非漢字文化圈的學習者學習漢字的教學策略。其中,字形教學方面談到經 驗連結策略,也就是將學生個人的畫圖(塗鴉)經驗與筆畫規則(筆畫的書寫方向、筆畫的種類等)產生有意義的關己連結,之後再進入筆畫書寫教學。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