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教學的目標,大家都會說,但真的知道是什麼嗎?
「大家覺得語言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什麼?」
這是近幾年在師培課上常丟出來讓老師們反思的問題,是老師們覺得是顯而易見且老生常談的問題。
從老師們給出的答案可以感受。這些答案其實大同小異,大概就這些「能用會說」、「能溝通交流」,其實也是我預想中的答案。既然都是華語老師們的共識,爲什麼還要問這個問題呢?
是因爲老師們對於教學的安排與設計,並沒能達到,或者沒緊扣著這些目標操作進行,導致教學成效的落差。因此有必要再丟出這個問題,再次深入思考並審視調整,更是用來提醒強化。因爲這是最核心關鍵的中心思想,會深深影響老師們備課教學的設計與方向。
雖然「能用、能說」是共識,但發現每個老師對於「能用會說」的理解跟認知有不同的層次掌握,進而影響到了教學設計與 執行方法。那,老師們的做法是什麼?
- 有的老師講解認真,重在補充相關的詞彙語法,好像用盡全力要把知道的教給學生。
- 有的老師費心製作簡報,例句+圖片、拼音,還有英文解釋。念句確認再造句。
- 有的老師領讀帶念,糾音檢測理解,課文對話挖空讓學生說出來。
- 有的老師說明解釋後,提供圖片或結構讓學生造句,一頁兩圖一句子。 (教學操作是動態的整體過程,難以文字敘說,只提該教學重點方式)
以上都是認真設計的教學操作,但真能達到「用」的教學效果嗎?
講解認真、補充相關只是給學生輸入,但並沒確認學生輸出;
英文解說、配圖造句只是確認理解,能說出正確句子,但沒訓練自然溝通;
領讀帶念、挖空說出只是確認理解,能說出正確內容,但沒訓練自然產出;
配圖給結構造句只是確認理解,能說出正確句子,但沒訓練自然使用。
從這裏的教學執行就能看到老師們對於「能用會說」的認知只停留在說出「正確結構」的層次,並沒達到語言教學/學習的最終目標—真實溝通交流的「用」。
而我對於「用」的原則標準是:
在沒過多的輔助、文字依賴下,能自然對話溝通並表達意見;而輸出的語句必須符合學生當時的語言水平要求。要能在自然對話溝通的話,老師必須提供大量能使用該詞彙句型的情境,讓學生練習應對;輸出的語句符合學生但是的語言水平的話,老師必須篩選調整可使用的內容與例句,組織設計適合的情境話輪讓學生操練交流。
在教學上,如何達到「用」的目標:
- 確認理解後,要立即進入「用」的訓練,不需再整理歸納說明結構語義等等的一堆廢話了。(秒懂、確認理解是老師解說功力的考驗)
- 利用多個範例,平行擴展提問來鞏固結構,重覆拉長,以增加吸收記憶的時間。
- 放手讓學生自行練習,在沒有老師的引導下能否自己在使用情境下完整應對出來;這時候雖然是機械練習,但可將內容豐富多元,避免枯燥無趣。
- 再次鞏固後,接著創造更開放的形式語用練習,如:小組競賽、討論交流、報告分享、問卷調查交流都可以。
- 在這過程中,所設計的活動單,不管是文字、圖片、表格,要越來越少,最後是沒有的情況(猶如拆卸輔助鷹架的作用)。
你的呢?
對於「用」的認知與要求是什麼標準?又是如何做到「用」的目標,拷問一下自己吧!而且拷問得越深越仔細越好,這過程能鞏固紮實你的備課思維與模式,雖然燒腦但是值得的。
讓備課效能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必做的訓練,你要試試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