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活動在語言教學中重不重要?

日前一位同是教華語的好友來電聊聊近況,聊着聊着說起了在N大帶班的情況,她與一位老師帶同一班,兩位的教學風格大相徑庭。

A老師愛用活動,以比例來說一堂50分鐘的課,大概有三、四十分鐘用在活動上;而B老師少用活動,基本上都是用提問操練的方式。而學 生有不同的反應意見,有些學生覺得A老師的課很有趣、好玩,而對於B老師上課的回饋是有兩種:一是比A老師的難,另一種是很喜歡, 而且能學到東西。

接着就談起了這個問題,到底 「遊戲、活動」在語言教學中重不重要?需不需要?

我也猜到了這樣的問題,因為這問題早在幾年前就遇到,也思考過。 問題不在“遊戲、活動”重不重要或需不需要,而是在於有沒有效,是不是能達到語言教學的目標與重點。若是所設計的遊戲或活動能達到教學效果跟目標,那何樂而不為?趣味與學習成效都兼顧,是最棒 的教學。

好的語言課堂是應該要有趣,又要有效;而有效是首要之重,課堂的任何行為、設計或活動一旦是無效教學,再有趣都沒用。

那,什麼是有效的教學?

這問題可以談大大一長篇,更是很多國內外教學機構徵聘老師的重要標準。但這篇重點要談「遊戲、活動」的有趣,這裡就先簡單說一下 重點,有機會再另開一篇。我自己觀察的標準是:

  • 是否除了教懂還要教會用
  • 是否抓到教學重點與功能
  • 是否有效引導確認學生理解掌握
  • 提問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程度
  • 師生說話比例多少
  • 學生所產出的質量如何
  • 是否適時上升成段篇章的表達...等。

這些標準也是我自己在設計活動或尋找可用遊戲時的參考標準,符合越多點,使用機率就越高。

教學要有趣一定要遊戲、活動嗎?

想到有趣的教學,大部分的老師想到的是要有很多遊戲、活動或是任務,有時還邊做手工藝。當然不能否認的,在教學中帶入遊戲與活動, 是能活絡課堂氣氛、提振學生精神與興緻。但上課要上得有趣,只有這樣的方式嗎

我認為最厲害的老師是不需要任何教具、遊戲或活動,只靠老師引導帶動,良好的提問設計,就能營造出氣氛熱絡、積極互動與高效產出 的課堂(這裡說的只限成人教學)。我看過、感受過,自己也帶過。是做得到的,但除了老師外,還得看學生的性格、狀況而定。

是的,良好的提問設計,這幾年觀察下來,老師會不會提問真的是課堂成敗的關鍵,也絕對是好的語言課堂必備的元素。對增進提問技巧 有興趣的老師,可以參閱靳洪剛老師的< 課堂互動與教師提問技巧>,靳老師對於教師提問能力有相當研究與成果,有一些文獻可以參考了 解。

我自己在教學中用不用遊戲、活動?

用。好的、適當的遊戲和活動除了活絡氣氛、提振學習興緻外,還能降低老師課堂的身心耗損,進行良好順暢的話,還有開心快樂、滿滿 成就感!但前提是這些一定要是有目的性的、有效的、能幫學生自然產出的遊戲、活動。

如何挑選設計課堂活動?

有現成可用的直接取用,但大部分都得調整再設計過,才適合在課堂上使用。上圖是華語學程時提點學生在設計活動時,最基本的注意事項。

不考慮用的標準:

  • 需要大量書寫的不用
  • 無法自然產出的不用
  • 無法訓練完整表達的不用
  • 不符合生活真實使用的不用

我所使用過的課堂活動,如下:

A. 通用活動: 方式一樣,只改內容就可重複使用。

  1. 賓果遊戲--詞彙操練、詞彙複習、語法點練習
  2. 你說我猜--詞彙練習
  3. 問卷調查--語法點練習(也/可是/都/不都)
  4. 資訊缺口--語法點練習(形容詞子句/是...的)
  5. 大富翁--詞彙綜合複習(如下圖)
  6. 比大小--認漢字(零程度的前面幾課而已)

B. 特定活動: 只針對個別語法點使用

  1. 大風吹--形容詞子句
  2. 我的興趣與嗜好--評論“得”的成段表達
  3. 終極密碼--練習數字、完成“了”
  4. 誰最有錢?--錢的說法
  5. 比什麼?--比較句
  6. 老闆,這個要搬到哪裡?--把字句(如下圖)
  7. 你是我的機器人--把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