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材料用於華語教學的可切入點初探—以「在路上」為例

「為什麼老師教的、老師說的我都懂,可是外面的人說的我都不懂?」不知道身為華語老師的你是否曾被學生這樣問過?這個問題的產生源自於傳統的語言教學中,學習者在課堂上所獲取的內容,大多是老師根據教材所設計的。而教材中的內容又是經過人為修飾,符合學生程度或是學習目標的文本,真實語料的運用並不多見。然而,根據CEFR對C1和C2程度在聽力方面的描述可知,這個程度的學生必須具備毫不費力即可聽懂不同口音、不同載體、無論具體或抽象且語速較快的口語表達的能力。在閱讀方面,他們必須具備了解篇幅較長、內容較複雜、主題較嚴肅的內容,無論是否哪種文體,也不管是否為自己熟悉的領域 [註1]。如果期望學生具備這樣的能力,那麼用真實材料為學生擴大語言的接觸面就是必要方式。

「真實材料」是什麼?

林建宏、張榮興(2017)提到,教材取材自真實語料,提供學生更多學習真實語言的機會,是近年來華語文教學的趨勢。(頁30)「真實材料」(Authentic Material),也被稱為真實語料或真實性材料。廖婉君、宋如瑜(2014)整理了多位學者對於「何謂真實材料?」的觀點,彙整出的定義如下:來自母語者日常生活中未經過加工、處理包括口語和書寫兩種形式其內容不是專為學習者所編製的語言。換句話說,這些語言材料都是母語者與他人、社會互動時所產生的自然、真實語言,而非教材中經過加工的仿真語言。(頁36)

隨著科技進步,影音材料也成為了真實材料的一大來源,尤其是YouTube上的影片。吳昭穎(2021)提到,若能將YouTube影片內容融入語言教學,可以彌補課室和真實語境的語言落差。不過,根據我們的經驗,老師們在課堂上使用YouTube影片的機會可能並不多,該怎麼切入使之融入課堂也可能需要更多的思考和設計。因此本文以「在路上」這個影片為材料,試著討論教學上可以切入的觀察點。                                                                                                                                                 

「在路上」的教學切入點:隱喻

張榮興、黃惠華(2005)整理前人研究之後提到,「隱喻」是指用另一種事物來討論某一種事物,而這兩種事物分屬於兩個不同的領域(domain),一個是具體的(又可稱為來源域),另一個則是抽象的(又可稱為目標域)。把較為具體的領域中的事物投射到較為抽象的領域中的認知過程就是「隱喻」。認知語言學家認為隱喻反映了人賴如何認識世界及理解周遭事物的方式,也可以反映出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

「事件結構隱喻」是隱喻當中的一種,是以空間(space)為來源域,以事件(events)為目標域的隱喻。根據張榮興、黃惠華(2005)的整理,事件結構隱喻的映射可以分成以下幾點來觀察:

  • 狀態即為地點(States are locations)
  • 狀態改變即為空間移動(Changes are movements)
  • 目的即終點(Purposes are destinations)
  • 方法即路徑(Means are paths)
  • 長程有目的的活動即為旅程(Long term, purposeful activities are journeys)

我們可以用事件結構隱喻來切入「在路上」這個影片。

從「狀態即為地點」來看 ,影片一開始是蔡英文和賴清德在車上,「車子」這個空間隱喻的就是「國家」,「同在一輛車上」隱喻他們同屬這個國家。蔡英文坐在駕駛座,掌握方向盤,因此「坐在駕駛座」可以用來隱喻「擔任國家領導人/掌握領導權」,也就是「總統」。而賴清德「坐在副駕駛座」,雖然沒有直接的駕駛動作,但副駕駛的工作就是協助正駕駛注意車輛及行駛狀況,因此「坐在副駕駛座」隱喻了「擔任副總統」。影片一開始時,蔡、賴兩人的對話清楚地說明了這層關係:

蔡英文:

你第一次坐我的車吼?

賴清德:

不算吧?我們已經上路四年了耶。

蔡英文口中的「車」是客觀具體的交通工具,但賴清德的回答直接將「車」透過「上路」引入「領導國家」這個概念,也就是「狀態改變即為空間移動」。其實,「狀態即為地點」的隱喻不止於此。影片後段,蔡英文下車,賴清德從副駕駛座換到正駕駛座,而蕭美琴則坐在副駕駛座上,這也隱喻了領導權與身份的轉移。

從「狀態改變即為空間移動」來看 ,影片中有許多這種方式的隱喻,比方說:蔡、賴兩人行駛時,觀眾可以從後照鏡中發現有一輛藍色的大卡車和一輛白色小客車,一前一後往反方向駛去,換言之,這兩輛車的駕駛與蔡、賴的路徑與目的地相反,最後所會抵達的終點也極可能與蔡、賴所駕駛的車相反。從移動方向、車輛大小與顏色等客觀具體事物,隱喻另兩組候選人會領導台灣走向相反的道路,最終抵達迥異的終點。另外,蕭美琴上車後與賴清德的對話也使用了這種隱喻:

賴清德:

你想怎麼走?

蕭美琴:

OK,我們走民主路,民主路一直走。

賴清德:

那我們同一路的。

賴清德的問題預設了一個終點,因為他問蕭美琴想怎麼走,而不是去哪裡。表面上看來這是普通的路線討論,但蕭美琴的回答透露出她對路線(也就是國家狀態)的選擇,她選擇民主路,而且要一直走。賴清德聽到這個答案之後表示兩人是「同一路」的。從行車路線的一致,指出方向的一致,隱喻終點的一致。而且,華語裡「同路人」的概念指的就是背景、選擇、方向與價值觀一致,並且具有夥伴關係的人。具有這種關係的人通常會相互幫助與照應,而且彼此間會因為有許多共同點而更有默契。

其實這個移動路線並不是由賴清德坐上正駕駛座後才開始的,蔡英文下車後在車外對賴、蕭兩人說的那句「好,出發吧!」隱喻了過去四年蔡、賴帶領台灣走的路線在蔡英文下車後並沒有改變,而是會由賴、蕭繼續出發,也因為如此,賴清德才在接手方向盤之後問出「你想怎麼走?」這個路線問題,而不是「你想去哪裡?」這個目的地的問題,因為,他的目的地從來沒有改變過,就是把台灣帶往更好的地方,也是這段旅程的終點,這就是「 目的即終點 」的隱喻。

從「方法即路徑」方面來看 ,蔡、賴行駛的途中,經過了一條鄉間小路,此時出現了一段對話:

(導航:重新調整路段,計算中)

賴清德:

導航有問題耶……

蔡英文:

我們還是繼續直走,然後我們接快速道路。

導航的訊息顯示導航出現了問題,賴清德聽到之後也同步提醒了蔡英文這件事。具有指向功能,受駕駛人依賴的導航系統突然故障,對駕駛人來說常會產生緊張、恐懼,甚至不知所措的情緒。但是蔡英文聽到這個訊息時並沒有慌亂,很快做出了「繼續直走」、「接快速道路」這兩個決定。蔡英文做這個決定時,賴清德也同聲附和。在這裡,導航的故障訊息隱喻了外界給予台灣的困難和挑戰,蔡英文的第一個決定(繼續直走)隱喻台灣不會因此停滯不前,而第二個決定(接快速道路)隱喻台灣循既定路線繼續直走之後,將更快抵達終點。快速道路之所以名為「快速」,就是因其可以縮短路程時間,提早抵達目的地。

另外,原來行駛在鄉間小路上的蔡、賴知道循著既定路線,就可以接上快速道路。從人煙稀少、不受注意的鄉間小路到交通要道的快速道路,隱喻了蔡、賴要將台灣原來不受重視的國際地位,提升到能見度與重要性皆高的位階,這個隱喻也十分清楚。

最後是 從「長程有目的的活動即為旅程」方面來看 ,無論是蔡、賴還是賴、蕭,在影片中都處在車內,而且是在駕駛車輛前往某地的旅程中。這段旅程隱喻了他們三人(正、副駕駛)分工合作(駕駛汽車或注意路況)將國家(汽車)帶往更好的未來(目的地)的企圖與努力。雖然路程中偶爾風大(國內或外界給予的困難與挑戰),但只要選擇正確的正、副駕駛(總統和副總統),齊心努力,就可以讓汽車(國家)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可以說賴、蕭的選舉口號「選對的人,走對的路」,透過「在路上」這個影片所使用的隱喻手法清楚地呈現出來了。

本文以「在路上」這個影片為例,試著找出YouTube影片作為華語教學真實材料的切入點。這次我們是以隱喻為切入點對這個影片進行分析討論,華語老師也可以以此為參考,設計中、高級的教學。當然,這個影片並非只有隱喻這個切入點,本文內容也只是指出幾個清楚可見的隱喻片段,老師們若能自己嘗試一下找尋其他切入點來設計教學,相信一定能激盪出教學的新樣貌。


參考資料

  1. 「在路上」—2024賴清德、蕭美琴競選CF
  2. CEFR-CAN-DO STATEMENTS
  3. 廖婉君、宋如瑜(2014),〈以真實材料融入華語教學〉,《華文世界》113期,頁35-45。
  4. 林建宏、張榮興(2017),〈華語中隱藏的捷徑:談轉喻的教學應用〉,《華文世界》120期,頁30-46。
  5. 吳昭穎(2021),《中英知識型與指導型YouTube影片之語用策略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論文。
  6. 張榮興、黃惠華(2005),〈心理空間理論與「梁祝十八相送」之隱喻研究〉,《語言暨語言學》,第6期,頁68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