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1-完成」跟「了2-變化」在教學上,該合還是該分?
一談到「了」這個語法點,老師跟學生都很頭痛啊!之所這麼令師生生畏,是因爲文獻語法書中的錯綜複雜,而教材也不清不楚不一致,造成老師們在備課的時候無所適從。所以老師們該怎麼面對,處理呢?我們就來好好整理一下吧!
學術研究中的「了」,清楚嗎?
歷年來,衆多學者專家對於「了」的探究,有大致上的共識是分出兩個「了」,分別是「了1」跟「了2」。關於兩者的介紹說明,簡單整理如下:
「了1」—動態助詞:
位於句中動詞之後,表動作的完成、實現。比如:
1
2
3
「了2」—語氣助詞:
位於句尾,表示某種狀態的改變。比如:
4
5
6
這當中,也有一些爭論不清之處:
- 「了1」表完成,跟「了2」表狀態改變的標準在哪?比如「我最近讀了一本好書」不可以算是某種狀態改變嗎?從沒讀這本書,到讀了一本書,不是狀態的改變嗎?而「他的孩子會走路了」,不能看成「完成」嗎?「走路」是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的一個階段,所以完成了、實現了。爲什麼歸列在狀態改變呢?
- 如果「了」在動詞之後,也同時是句尾的話,這時候「了」是屬於完成,還是變化?比如,句6改成「咖啡,媽媽不喝了。」,或者不帶賓語的動詞「張先生走了」。
這就讓身爲語言老師的我們不禁思考:到底爲什麼要分「了1」跟「了2」?這樣用「位置、語義」來分兩個「了」真的能幫助教學嗎?母語人士就不懂什麼是「了1」跟「了2」,但用「了」也用得精準正確。是否能從中獲取靈感,用在外籍學生的教學上呢?
教材中的「了」,能幫助教學嗎?
而教材對於語法的說明使用,也採用學術研究的成果——「了1」跟「了2」的方式來編寫,像《實用視聽華語 》跟《當代中文課程》。這兩本教材雖然沒使用「了1」跟「了2」來指稱,但確實分了這兩個「了」,放在不同課來教授。
教材的「了1」——表完成的那個「了」
對於「表完成的了1」,兩本教材所列的結構完全不同。《當代》的結構有兩個,都是「了」在動詞之後(如:我買了三張車票、他租了一個漂亮的房子、弟弟吃了午餐沒有);而《視華》的結構也有兩個,一個是「了」在動詞後,同時也是在句尾的(如:她已經走了、我昨天去看電影了),一個是動詞後「了」跟句尾「了」同時出現(如:我已經吃了飯了)。
看到這裏,是不是造成老師在「了1」備課的時候的很多混淆與困擾啊?到底「了1」的位置是在動詞之後,還是在句尾?《當代》的「買了三張電影票」跟《視華》的「去看電影了」都表動作完成,這個完成是什麼呢?《當代》的「弟弟吃了午餐沒有」跟「弟弟吃午餐了沒有」有哪裏不一樣?而且這個問題的回答句式是比較像《視華》的「弟弟吃(午餐)了」,而不是《當代》的「弟弟吃了午餐」。《視華》的第二個結構「我已經吃了飯了」跟「我已經吃(飯)了」有什麼不一樣?而且我沒有「我已經吃了飯了」的語感。有這麼多疑惑,對於「了1」依舊不清不楚,這樣對教學設計沒有太多幫助,也走不下去。老師該怎麼辦?
教材的「了2」——狀態改變
兩本教材給的結構都是「了」在句尾的句子(如:天氣熱了、咖啡貴了、我會打網球了、她不教英文了),而且也都包含「了」前面的成份—可以是狀態動詞(形容詞, Adj),也可以是動作動詞(VO)。 這樣一致,是不是教學就沒問題呢?
錯。因爲兩本教材教授「表完成的了1」跟「表變化的了2」的順序不同,造成教材內兩個「了」的比較,而出現了混淆糾纏、搞不清的地方。
- 《視華》這本教材是先教「表完成的了1」,再教「表變化的了2」,會造成這樣的問題:
- 這兩個「了」的例句都是在句尾,因此更造成語義的不明,如「了1」的「我昨天去看電影了」跟「了2」的「我會唱這首歌了」這兩句,有什麼不同?
- 如果「了2」只是多了跟「狀態動詞(形容詞)」搭配,這就讓我們對於「天氣熱了」是表變化,而「了1」的「他走了」表完成,這樣的語義區分無法理解。更看不出「了1」跟「了2」的差異。
- 《當代》這本教材是先教「表變化的了2」,再教「表完成的了1」,兩個「了」所提供的例子,嚴格遵守「了2」在句尾,「了1」在動詞後的結構,但語法的使用重要的不是位置放得正確,而是「了1」跟「了2」的使用情境。像
- 「了2」表變化的「我吃午餐了」跟「了1」表完成的「我買了三張電影票」的這兩句子,語義跟我們生活使用是相反的。「我吃午飯了」更能表達「完成義」,午餐是每天必須做的,所以會問「你吃午餐了嗎?」,也就是問你是否完成「吃午餐」這件事;而「我買了三張電影票」的話,除非是已經計劃購買三張電影票,才能說完成了,否則只是情況的改變,是吧?
- 這樣位置(結構)清楚劃分,但兩者的語義不清不明,對於教學也是難以依循與準備。
問題這麼多,那教學的時候,該怎麼教「了」?
「了」在語法書與教材中都這麼多樣複雜,沒整梳出一致核心的使用跟功能。那老師們在備課教學的時候,到底要按教材的「了1」跟「了2」教,還是要不分「了」統一一個「了」來教學?
我認爲教學中,還是應該分開教授的。但是並不是以「了」在動詞後或句尾來分,也不是以簡單的「完成、變化」來區分。而應該以「了」的不同結構的不同使用功能使用來區分,一類類教授,才是最好的方法。這樣才不會陷入:
動詞後,也在句尾是「了1」還是「了2」?
「吃早餐了」是完成義,還是變化義?
爲什麼「他走了」是完成,不是狀態改變?「孩子大了」是變化,不是完成?
「弟弟寫功課」表完成的話,是「弟弟寫了功課」嗎?表變化的話,是「弟弟寫功課了」嗎?
教學上的分類
我們以兩本「初級程度教材」所出現的「了」來整理,可以區分出三類:
- 第一類:詢問該做的事情做完了沒
- 第二類:提出「新情況的發生」以開啓話題或回覆說明
- 第三類:表達兩件事進行的前後順序
第一類:詢問該做的事情做完了沒
結構
例子
這類「了」的使用情境,是用來「詢問該做/要做的事情做了沒」,因此前提用來詢問完成與否的「VO」必須是已經計劃、可預測,或曾經提及要做的事件,比如每天的例行事件(三餐、習慣)、人生階段(畢業、結婚、生小孩...)與計劃。像句8「張經理已經走了」,可能的情況是:
下班時間大概都是我們可以預測的,就是大家都是要回家了。要回家了嘛,所以才會問,張經理已經走了嗎?張經理走了嗎?因此才會有人回答——他還沒走。這樣的情況。句9「下個月的學費,他付了沒?」也是一樣,發生情境應該是學校或補習班,在詢問他(某學生)應該要付學費,他完成了嗎?
如果回答爲「肯定的完成」的話,則可以延伸出「完成的量」,也就是在「V了」之後可以多接數量、動量、時量等短語,來表達完成了多少、完成了多久、完成的情況。(如:我吃了二十多顆水餃、午餐,我們吃了快兩個小時、今天總算好好吃了一頓...) 可能的情況:
第二類:提出「新情況的產生」以開啓話題或回覆說明
結構
例子
這類「了」的使用,是以描述「主語做了一件事(新情況的發生)」來開啓話題或引起討論使用,通常在對話一開頭或轉換話題的第一句。比如句10「李先生租了一個漂亮的房子」,跟朋友聊天的時候,說者一開頭就說「你知道“李先生租了一個漂亮的房子”」,目的是想開始討論這個話題。可能的情境是:
這類「了」也可以「新情況的發生」來說明回覆。比如句11「我的手錶壞了,所以來晚了。」可能的情況是:
前面的「新情況的發生」都是「從無到有」,但「新情況的發生」也可以能是「從有到無」,也就是否定結構的使用,表示「不VO」這個情況發生了。比如句12「她現在不教英文了」,可以用來開啓話題,也可以用來回覆說明。情況可能是:
第三類:表達兩件事進行的前後順序
結構
例子
這類「了」的使用,必須有兩組動詞短語(V1O跟V2O),用「先做V1O後,再做V2O」來說明回覆對方的詢問。可以用在習慣、過去、現在到未來。比如:
◎參考資料:
- 《實用視聽華語》第一、二冊
- 《當代中文課程》第一冊
- 鄧守信(1996). 《實用現代漢語語法》. 臺北: 師大書苑
- 楊玉玲、應晨錦(2020). 《 現代漢語答問(上)》.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 呂文華(2015). 《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講義》.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