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課時的反思:第二聲調號的標寫方向問題

不知道是否有人與我有相同的發現—外國學生在標寫聲調時,不少學生標寫第二聲( )符號時是從右上往左下(↙)標寫的,而標寫四聲( )時則能從左上往右下(↘),不會出現方向的錯誤。這是為什麼呢?

是受學生母語影響?還是受教學時的誤導所致?但明明課堂上都反覆地提醒了調號的標寫方向。再說,假若我們教學生第二聲要發出「中升」的上升調型,也會利用手勢或教具反覆演示音高由低到高的中升方向,但學生在標寫調號的時候卻是由上往下地畫,直觀上,這背道而馳的兩者難道不會產生認知上的矛盾,進而影響發出準確的上揚調型?

與西方語音上類似的重音符號相比,華語的調號承載也視覺化了聲調的高低變化特點,因此除了第三聲全上調型以外,聲調符號的調型與發音的走向有明確的對應關係,如下圖第一聲、第二聲和第四聲都如實呈現音高變化的特徵。

調號的標寫對初學者在語音學習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它能從視覺上幫助學習者提示聲調的高低升降變化。曾經就有西方學生很堅持上聲得發全上,他的論點就是依據上聲的調號是標寫成先降後升( )的調型,因此理所當然地認為上聲不能只發一半。雖然,他是因為不了解上聲發音的複雜性而產生了誤解,但由此也可證,即使對非聲調語言國家的學習者來說,聲調的調號具有引導學習者發出不同音高變化的作用。

然而,我發現第二聲的調號不知何故地,總是有學生不是依據音高由下而上的調型標寫,而是常常想也不想地就寫了(↙ )方向的調號。對我來說,這是很困擾的事,感覺就像該寫「挑」,卻寫成了「撇」,手指該由下往上畫模擬音高「正是那樣」的變化,卻在一開始的起點就弄錯。而這樣的小問題該不該糾正?也許見仁見智,每位老師有不同的見解,但我還是想找出個原由來—當然很可能只是學生因為還不能感受到自己的聲帶由鬆到緊的音高變化,無法連結到調號由下往上寫的對應關係。但這不更代表正確標示聲調方向的重要性?不代表利用視覺、動作上的一致性更能建立及鞏固學生的華語聲調意識?

幾經觀察後,我發現目前坊間常用的重點教材裡,上面所選用的字型使得課本裡的漢語拼音第二聲符號呈現上粗下細,類似「撇」筆畫形體的符號Áá,這種形體與第四聲Àà的標寫相仿,很容易就誤導學習者在標寫這兩種聲調時均從上往下標寫。此外,編寫講義、製作教具時,我常用的幾種字型,第二聲的調號也多有相同上粗下細特徵,如:

這些字型在標寫其他幾個聲調時沒有問題,唯獨二聲的調號容易讓人誤以為跟四聲一樣都從上往下標寫。因此,我不得不認為,這極有可能是導致學生在標寫時出現方向錯誤的原因。

那麼,有沒有什麼能標寫出像 這樣完全模擬調號標寫方向的字型呢?我目前還找不到,希望有老師能分享。但是我自己的解決方式有兩種:

  1. 手寫:課堂上用來展示拼音符號,尺寸較大的拼音練習圖卡,我會盡量寫出類似「挑」筆畫的二聲調號,以對應第四聲符號的差異。
  2. 使用較接近理想的字型,如「台北黑體字型」是我目前編寫講義所使用的字型。雖然仔細看它的第二聲調號仍然上面稍微粗一點,但是整體來看不至於像其他字體會引起誤導。以下是幾種不同字型的比較,字體大小均是12號字,大家可以比較第二聲調號在視覺上的差異。

改變課堂展示的拼音卡、課堂使用的講義和教具上的拼音字型,我認為對教學是有助益或有亡羊補牢作用的。據我觀察,對初學者最有效,學生極少有人出現書寫時的標寫方向錯誤,他們多能依照老師的「理想」—在標寫二聲時建立由下往上的「肌肉記憶」(註)以連結二聲發音該有的音高樣貌。

最後,歡迎在電腦字體上有所鑽研的老師不吝分享能如實標注第二聲聲調的字型,歡迎老師們在說吧語言工作室 ShuoBa的臉書專頁上留言,感謝!


  • 註:根據維基百科,「肌肉記憶」是內隱記憶的一種,它指的是人在一段時間內重複做出一個動作後,大腦就會記住這一動作,最終人能在不用多想的情況下就能做出這一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