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教學的幾點建議(二)
語音教學是外國學生初學華語的重點內容,而拼音符號的學習直接影響後續的漢字發音標注及識讀教學。本文接續上一篇內容,針對漢語拼音一符多音的難點,提出一些教學建議。
漢語拼音系統裡共用的符號有i、e和u。i的發音包括舌面元音和兩個舌尖元音;e的發音包括eㄜ和êㄝ;u則包括uㄨ和üㄩ。其中,i的兩個舌尖元音在中國使用的是「整體認讀音節」教學法,許多老師也將它使用於外國學生的教學上,忽略了這個教學法是用於已能說出「資、雌、思、汁、吃、師、日」等發音的母語者,他們在發音上並沒有困難。而外國學生則相反,他們腦子裡沒有這些音的存檔,這些拼音發出的音也多數與他們習慣的完全不同,所以,往往要犯過相當多次的錯誤後,才能慢慢地習慣這些一符多音造成的混淆,徒然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
一、舌尖元音i的教學:
先教發音再看拼音符號:舌尖元音i這兩組發音必須與聲母結合後才能拼出音節,無法單獨成音。教學時著重在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地發出這兩組發音。為了避免學生將舌尖元音發成舌面元音i,教學時一定要等發音正確了,再給學生看拼音符號。
利用口腔發音部位簡圖,引導學生前後移動舌位,並與口腔內不同發音部位產生作用,發出舌尖前與舌尖後兩組發音。簡圖能讓學生看到舌頭在口腔內的變化,減少僅依賴聽覺而產生的偏誤發音,而此時可出現不帶i符號的聲母符號。
先利用其他韻母教如何發音,如結合a後發sa, ca, za, sha, cha, zha,ra,此時可出現拼音符號,讓學習者先熟悉這兩組舌尖音與其他韻母拼合的發音情形。
在練習過程中,安排多次結合舌尖韻母i的發音練習(不看符號),比如,讓學生發英文的s,將後面的持續擦音段發長,再將舌尖往上翹至硬顎處發出另一個擦音sh,練習幾次後再加上震動聲帶的步驟(舌尖元音i),訓練學習者在不看拼音符號的方式下先發出正確的發音。
講義上以不同顏色標寫舌尖元音:當學生能發出正確或大致正確時為避免發音時受到拼音符號共用的影響,講義或板書要先用不同顏色標寫舌尖元音。發給學生的練習單,也可以讓學生發音前,先用不同顏色的筆將舌尖元音標示出來,這樣除了加深印象,也能用來鞏固發音。這練習可分兩個步驟進行,第一次只要區分出哪些是舌尖元音、哪些不是;接著可以讓學生再依照發音部位的差異,標示出舌尖前音i與舌尖後音i。如:bi, si, ji, ti, shi, ci, zhi, …,紅色和藍色標寫的分別是舌尖前音與舌尖後音,黑色是舌面元音。
二、e, ê的教學:
e這個拼音符號分別標寫eㄜ和êㄝ兩個發音,這兩個單韻母是全然不同的發音,但是在許多漢語拼音表上並未列出ê,僅以e符號呈現。歸根究底,這依舊是因為漢語拼音是一套為本國人設計的拼音符號的緣故。當e單獨或與聲母結合時代表發eㄜ音,帶上聲調即成音節,如:餓è、可kě;與輔音n, ng結合時也發eㄜ音,如:恩ēn、生shēng;當與另一個元音結合時發êㄝ音,如:些xiē、杯bēi、學xué。這些複雜的規則,如果按照本國人使用的拼音符號表e, ê不區分地教,學生只能花許多時間硬記規則。因此,在教學引導上需要多花些功夫。
利用舌面元音分佈特點來教: eㄜ和êㄝ這兩個發音,在舌面元音圖上口形、舌位前後均不同。在發音教學時,êㄝ的發音可從展唇元音i放大口形帶出,eㄜ的發音則可由圓唇元音o改變發音口形帶出。在舌面元音圖面上,兩個發音所在位置也不同,雖然不建議老師直接給學生看元音圖,但不妨將兩個發音以圖面劃分成兩邊,將ê和i放在左邊,將e和o音放在右邊,再利用發音口形的模擬圖(學生發對音時,可讓學生自己畫上能提醒自己發該音的口形圖),左右兩邊下方再分別寫上ie, ei, ue 及en, eng等發音。
利用常用詞語來識記發音:例如,很好hěn hǎo、咖啡kāfēi、鞋子xiézi、學校xuéxiào、學生xuéshēng等,也可針對e, ê的發音區別製作拼寫練習單,讓學生透過聽來拼寫帶有e和ê音的音節以加強識記能力。
三、u, ü的教學:
漢語拼音u這個拼音符號分別用來標寫uㄨ和üㄩ兩個發音。其拼音規則是:當ü與舌面前音j,q,x這三個聲母結合時,üㄩ上方的兩點須省略不寫。因此jü, qü, xü的拼寫法是ju, qu, xu,與另兩組舌尖音發的zu, cu, su, shu, chu, zhu, ru的uㄨ符號共用,一個符號管兩個發音。漢語拼音因為符號共用引起的混淆,直接造成學生發音時的困惑,尤其ü的發音原本就有其難點,學生往往在發音時便需要先克服發錯音的問題,再加上符號的不清楚,很容易造成發音偏誤。u, ü在教學時依舊使用舌面元音圖的概念,給予學生分類的概念。在教學時,我認為模式的反覆使用,不僅操作上簡單,學生也容易理解。
利用舌面元音分佈特點來教: ü發音時舌位屬前高,u音則是後高發音,口型上兩者皆是圓唇音,但方式不同,ü是撮口音,u是合口音;發音時ü跟吹橫笛的口型相近,而u音則需合攏雙唇並微微往前,上唇稍微往下包覆。教學時,ü音可用i帶出,因為這兩個前高元音在發音時僅需改變唇形便可發出,但要特別注意的是,ü發音時如同i,是不可以帶動程的,為避免學生將ü音發成動程音,可以強調i發音時口型從開始到結束都不改變,以此特點來提示學生發ü音時口型也不可任意改變。
ü僅在與j, q, x結合時需寫成u:利用表格整理方式,增加視覺上的印象,表格最下方可針對ü與j, q, x結合後拼寫方式的改變,製作拼寫練習單,訓練學生透過聽來拼寫ü寫成u的音節拼寫練習,並且和u與舌尖音的練習做比較,讓學生加強識記能力。
維持ü的寫法:有些學生並非初學者,他們來上課時已經學過漢語拼音,而且他們對某些拼音符號的誤用已經非常嚴重,包括將送氣音發為不送氣音,將不送氣音發為濁音等。其中,也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始終分不清何時發ü音,所以一律以u音替代ü音,此時,我會建議讓學生所讀所寫均回復ü的拼寫符號,並加強ü音的發音教學。
聲母的教學問題與建議,等下一次的教學文章再與大家分享。在此先祝福大家新年快樂!